酷比特視聽有限公司,深圳第一品牌耳機制造廠商,專業研發生產藍牙耳機,游戲耳機。討論一下耳放跟系統改怎么搭配?
一.人對聲音的敏感程度不同,自然對器材的要求不同,我們不能拿少部分聽覺不敏感的人的標準來進行推廣,這部分人其實挺幸福的,可以用很少的花費得到滿足,我們不會歧視他們,但不能以他們的觀點為標準來看待HIFI器材,其實這么多人實際的聽音經驗已經告訴了我們耳放在整個系統中的重要性,這并不需要什么“金耳朵”,沒有這個經驗或者目前還聽不出來的,不妨慢慢培養,找機會去聽聽更好的搭配下的效果,聽音的敏感性是可以逐步提高的。
還是那句話,需不需要耳放要看系統、看耳機,用臺式CD+耳放即使是聽MX500也能聽出比直接用聲卡推的有明顯的提高,但我們從來不會建議網友去這么搭配,因為系統配置不合理,同樣如果你有了中高檔耳機,而不配耳放,那是浪費了耳機資源,沒有有效的發揮,這個系統同樣是不合理的。
二.并不是一臺耳放可以適用于所有耳機,耳放要做到100%無失真和音染是不可能的,只能盡量接近這個目標,越接近付出的代價越高,而耳機本色也不是頻響完全平直毫無失真,這也就有了不同風格的耳機,這反而滿足了人們不同的喜好,所以在推響的前提下如何讓耳機充分發揮出來他的特色和部分彌補其缺點是耳放的一個重要功能。舉個例子A250,很好推,接聲卡也很響,但中高頻比較毛,不耐聽,我專門做過六款DIY耳放推A250的測試(見精華版),SXT-1的搭配就比其他耳放好聽,比聲卡強得多。
artist 有些觀點是很正確的:一個爛耳放還不如不加,多了一道污染源,會劣化音質。比如部分組合音響和功放的耳機輸出(都算內置耳放),大多是有音量沒音質,只能暫時滿足聽“響”的要求。
三.耳放的保真是在“放大”的前提下的保真,不然就不叫耳機“放大器”,沒有這個放大,很多耳機是在”吃不飽“的條件下工作的,所以會影響其發揮。并不是耳放去創造了聲音。
耳放的作用不是“提高音質”,而是讓耳機在充分的驅動下表現其真正的音色。我說過聲卡+HD600也就是HD600發揮4成的水準,有了一個入門級CD+千元級耳放,可能就有8-9成水平,想到95%?那個代價就要翻跟頭上去了。